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存

除原环保部下放给省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和部分污染重、风险大的项目在省上审批外,累计将约84%的建设项目下放到市(州)及以下环保部门审批,并同步配套出台了强化管理、提高审批效率,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等管、服措施。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简历,黄润秋,男,汉族,1963年8月生,湖南长沙人,九三学社社员,1988年9月参加工作,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水文系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教授。任命黄润秋为生态环境部部长。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存

免去李干杰的生态环境部部长职务。2015年,黄润秋及其团队,历时6年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汶川地震地质灾害评价与防治》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今年,深耕环保领域20余年的李干杰已履新山东省副省长、代理省长。刚刚上任的黄润秋,身上有多个标签:党外人士、知名地质学家、10年两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身为知名地质学家,黄润秋及其团队10年内两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生态环境部首任部长李干杰,出生于1964年11月,湖南长沙望城人,1984年12月入党,1981年考上清华大学,就读于核反应堆工程专业,1986年攻读该校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业硕士研究生。

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免去傅政华的司法部部长职务。任命唐一军为司法部部长目前,部分流域水污染问题依然突出,碧水保卫战形势依然严峻。

按照生态环境部要求,近日全部省份已启动全国3646个国控断面对应汇水范围的对接、确认。根据老百姓景观、垂钓、游泳等亲水需求,有针对性地改善水环境质量,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美好环境实实在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到2019年底,全国仍有57个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消除比例低于80%。国务院机构改革将水功能区划、排污口等职能划归生态环境部,实现水生态环境领域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等方面打通,需要《规划》予以落实和体现。

劣Ⅴ类断面比例为3.4%(2019年目标为6.0%),同比下降3.3个百分点。三个技术领域需要重点突破记者:确保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如何协调各方面关系?在技术上需要哪些方面的创新和突破?环境部:确保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改善,在《规划》编制及实施过程中均需要依法依规落实各方责任。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存

党中央、国务院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规划》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用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进一步突出流域特点,推动水生态环境保护。此外,水生态功能退化严重,水生植被普遍遭到破坏,部分河流生物多样性锐减。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这是生态环境部在启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下称《规划》)编制时,提出的一个非常直观、形象的目标。记者:目前,相关省市编制进展情况如何?环境部:2019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了《技术大纲》。

记者:为何选定廊坊、四平、哈尔滨、湖州、东营、济宁、广州、璧山区、铜川、渭南等10个地市率先开展试点?环境部:2020年3月,生态环境部启动了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城市名单的报送。水生态方面,按照流域生态环境功能需要,明确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力争在有鱼有草上实现突破。规划任务及政策制度支撑方面,要整合现有科技资源,针对区域再生水循环体系建设、蓝藻水华和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风险预警与防范、水生态监测评价和保护修复等难点,需要实现突破和创新。在国家和流域层面,自上而下明确总体部署,加强对地方各级规划编制的指导。

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责任,在《规划》编制各个环节,相关部门应积极参与交流研讨、解决问题,真正实现联动协作。改革成果通过《规划》落地记者:《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环境部:十四五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是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基础上,向美丽中国目标迈进的第一个五年,具有不同以往的特点和要求。

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在“两国方案”基础上实现巴以两国和平共存

记者: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目标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具体而言,水资源方面,以生态流量保障为重点,力争在有河有水上实现突破。

二是《规划》要坚持目标导向,突出三水统筹与生态要素。山西省已完成水生态环境问题识别及成因的初判等工作。目前10个地市已启动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其他地市也将结合试点工作经验抓紧推进,争取年底形成《规划》初稿。目前,北京市已完成《2019年全市水生态监测及健康评价报告》。目前来看,我国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如何?主要存在哪些问题?环境部:根据《2019年全国地表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2019年1-12月,1940个(实测193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断面比例为74.9%(2019年目标为71.3%),同比上升3.9个百分点。相比以往规划,目前来看十四五规划需要重点突破的技术领域主要有三个方面:目标指标方面,按照《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技术大纲》(下称《技术大纲》)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的要求,自九五以来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但生态流量保障、水生态保护修复在我国仍属于起步阶段,生态流量评估与保障、水生态监测评价和保护修复等重点要破题。

各省(区、市)都非常积极,共推荐了62个城市,但考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证试点的成效,在各省(区、市)推荐名单的基础上,分流域进一步筛选了1至2个水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且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城市,最终形成这10个城市构成的试点清单。水环境方面,以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为导向,有针对性地改善水环境质量,不断满足老百姓的亲水需求,在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

原消劣断面中,长江还有一个、渤海还有三个未消劣,部分断面水质波动大,反弹趋势明显。此外,翟青副部长还要求,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各流域局要充分发挥好综合协调牵头作用,试点地市(区)政府要承担起规划编制工作的主体责任,省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做好本辖区内的组织领导和综合协调,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

地方层面,依据《水污染防治法》,各级政府是《规划》的编制主体,对本行政区域的水生态环境质量负责。4月9日,生态环境部组织召开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10个城市政府负责人参会并分别进行表态发言。

要从实际出发,要注重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搞清楚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对策在哪里、落实在哪里,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接地气的实招,确保《规划》管用、好用、解决问题。要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向往作为《规划》的奋斗目标。各流域局和技术单位要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一竿子插到底,与试点城市一起开展规划编制。2020年1月,生态环境部在北京市组织召开《技术大纲》技术指导会,之后,各省(区、市)均已启动规划编制工作。

《规划》要按照还给老百姓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景象的要求,不能仅仅满足于全国好三劣五比例的要求,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切身感受和日益增长的水生态需求,要求《规划》必须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统筹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力争实现有河要有水,有水要有鱼,有鱼要有草,下河能游泳的目标。要通过试点先行,以点带面,争取尽快实现突破,形成氛围,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

试点城市原则上具备下列条件:地方党委政府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认识深入、积极性高。甘肃省率先自行完成省内国控断面对应汇水范围的划分,主动与国家技术牵头单位对接。

通过试点城市的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对规划编制的问题识别、成因研判、项目设计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示范,形成地市问题、成因、任务、项目清单,可为其他地市水生态环境保护要点编制提供借鉴,为省级规划和流域规划编制总结经验、提供参考。浙江省出台《浙江省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技术方法初稿》,确定了河流水生态健康评估指标和方法。

与十三五相比,《规划》有哪些不同,有哪些新要求?九龙治水的格局如何打破,并协调好各方利益关系?4月21日,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水生态环境保护不仅是生态环境部门一家的工作,涉及到很多部门。水生态环境问题具有典型性。另外,还要坚持开门编规划,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全过程、全方位调动人民群众参与水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的积极性。

河北、浙江、甘肃等省份将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经费纳入预算并予以保障。北方地区不少河流生态流量严重不足。

责任落实方面,虽然《技术大纲》提出要逐步建立包括全国-流域-水功能区-控制单元-行政区域五个层级、覆盖全国的流域空间管控体系,但如何更好的实现流域统筹、区域落实水生态环境管理思路、建立责任落实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注重问题、成因、目标、任务、责任等清单的落实。

有一定的工作基础和试点示范条件。在人水和谐上实现突破记者:在《规划》的具体编制上有哪些要求?环境部:4月9日,生态环境部副部长翟青在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启动视频会上明确指出:十四五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内,指导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性、关键性文件,有两方面的基本原则需要重点关注:一是《规划》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实用性

相关推荐